新闻中心

能源战略(2035):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及处置bb电子

2023-08-26 07:03: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此,以中国工程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系列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为基础,先后出版发行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系列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是在项目第四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纂完成的,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系统研究煤炭、油气、核能、水资源、电力、氢能、储能等主要能源的供应能力与发展潜力,在分析研究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与主要国家和经济体能源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以能源科技为重点bb电子,面向2035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重点、路线图及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能源战略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能源战略(2035) 》(谢克昌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6)是在项目层面对课题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深化研究,是各课题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本书可为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可供能源相关领域的行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本文节选《能源战略(2035) 》中“放射性废物管理及处置”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放射性废物管理是核工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是安全和环保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已积存了大量放射性废物并且相当数量长期处于暂存状态,存在现实安全风险;随着核工业的发展,放射性废物量还将持续增加,放射性废物管理存在的处理处置等问题将更加突出。核工业长期运行经验表明:放射性废物如若不及时治理,不仅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将会导致废物量的增加及处理处置难度的加大。因此,研究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加快推进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始于核工业发展之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体制机制建设、法规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和工程实施等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发展不平衡,存在很多短板,特别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存在瓶颈、废物处理处置研发力量十分薄弱,放射性废物若不能及时处理处置,随着核能发电技术和非动力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放射性废物产生量将急剧增加。届时放射性废物管理与处置等问题不能解决,将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核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b电子

  在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法国、美国、英国、瑞典等有核国家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可资借鉴,主要归纳为:构建完善的国家法规体系、建立责权明晰的组织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提前规划废物处置工作并由政府主导推进处置设施建设、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及开展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等。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在立法和管理体系、技术研发和工程实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对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权责还不够清晰、体制机制亟须改进完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不得力和法规不完善等。

  针对当前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与处置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节(文)重点对放射性废物管理与处置的法规体系、组织机构bb电子、废物量、废物处理、废物处置、安全评价、废物最小化、天然放射性废物管理和历史遗留废物管理等方面,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实际问题分析,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在立法层面能源,针对放射性废物管理,国家应以法律形式专门立法明确废物处置责任、确立废物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废物处置资金筹措和保证制度,以及对废物管理国家规划、公众参与机制做出规定。当前还要加快部门规章、标准规范等制定、修订工作,完善我国废物管理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建议:

  一是对铀矿冶退役治理做出规定,明确退役设施监护主体和移交方式,建立长期监护机制;

  二是将涉及天然放射性物质(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active material,NORM)工业的放射性废物管理尽快纳入放射性废物管理体系并实施有效监管;

  三是将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合并为统一的安全全过程系统分析文件,规范相应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文件要求。

  基于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特别是法国在放射性废物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方面的良好实践和经验,建议:

  三是强化省级地方人民政府放射性废物处置的责任,推进废物处置设施选址工作进展;

  四是重构历史遗留废物治理的责任体系,明确界定政府和企业在历史遗留废物治理中的职责。

  低放废物处置的长期安全,需要考虑的时间尺度至少是300 年,对于高放废物处置的长期安全,需要考虑的时间尺度应在10 000 年以上。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全面规划、统筹布局,具体建议:

  一是制订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全面规划,建立完整的放射性废物管理体系,使经费投入和使用更加合理;

  二是对当前不同类型放射性废物的积存量及其状态进行全面分析统计,针对未来放射性废物的预期产生时间和产生量进行预估,合理有序地安排科研开发和工程建设,以实现放射性废物管理链条的完整性,以及科研开发和工程实施的有效衔接和按期完成,切实推进放射性废物“从生到死”闭环管理。

  一是关于玻璃固化技术发展路线,经多次多方论证,当前我国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技术应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建议:

  一方面积极推进引进国外电熔炉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以满足我国当前工程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紧跟国际先进处理技术,加快推进冷坩埚玻璃固化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并实现工程应用。

  二是关于放射性废物处置的长期安全,建议加强废物处置长期安全科学论据的研究,不断完善废物处置长期安全评价技术。

  三是关于NORM 工业废物治理,建议针对这类废物活度浓度较低而体积巨大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经济有效的NORM 工业废物治理技术。

  bb电子

  四是建议切实做出计划安排,探究分离−嬗变技术应用于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技术可行性。

  一是积极推动玻璃固化工程,尽早完成历史遗留高放废液的固化处理,并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后处理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四是加快推进深地质处置科研工作,包括需地质处置的废物源项、处置概念、可回取策略等,进一步完善地下实验室科研计划并加快工程建设进程。

  重构遗留废物治理的责任体系,明确界定政府在遗留废物治理方面的职责,并设立专门执行机构,总体负责制订相应规划、方案及健全运作机制等;

  加强“研、产、用”平台建设,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发,打造科研、工程验证、设备研制的开发联合体,提高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场内污染源、废水蒸发池退役及潜在污染源的处理工作,尽早消除安全隐患。

  本文摘编自《能源战略(2035)》(谢克昌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6)一书“第22 章 实现核能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能源战略(2035)”的研究成果,可为政府部门决策者提供参考,可供能源相关领域的行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搜索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