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bb电子保障能源安全 促进绿色发展!云南日报联合四川日报、甘肃、青海大众聚焦“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

2024-03-10 23:36: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各地正立足自身优势,在推进能源开发和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实践。

  全国两会期间,云南日报联合四川、甘肃、青海、山东等省党报,邀请各地全国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聚焦“‘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 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说发展成效、谋工作思路、谈意见建议,共话能源新未来,推进产业新发展。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纳章镇通泉风电场内,大型风电机组迎风矗立,分外壮观;玉溪市华宁县葫芦地光伏电站内,一块块崭新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光能源源不断转化为电能……2023年,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装机投产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建设全国一流绿色能源企业持续加速。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充沛、风能开发空间巨大,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优势突

  我们要抢抓历史性机遇,逐步构建‘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现代能源体系,奋力推动能源主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云南完成能源投资超过1900亿元,能源投资规模居全国第三位;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2086万千瓦,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近90%,能源结构更加清洁化,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胡均介绍,作为云南能源战略实施和能源产业改革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云南能投集团目前正聚焦大能源主业细分领域“8+X”(风电、光伏、水电、火电、天然气、煤炭、现代物流、新材料和新能源新赛道)支柱,快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逐渐形成能源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今年,将全面提速风电、光伏项目开发建设,高效推进67万千瓦风电建设,使年内风电总装机超过200万千瓦,确保新增光伏开工600万千瓦、投产400万千瓦;推进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一体化发展;在滇南地区打造总装机规模超300万千瓦、在滇东地区打造总装机规模超400万千瓦的“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我们还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赛道,探索布局新兴能源及能源前沿产业技术,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胡均说,目前,集团正积极打造西南地区首个300兆瓦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还将争取合作开发1至2座抽水储能电站,力争率先开工建设省内第一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

  胡均认为,应持续加强区域能源合作,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互补利用,降低能源安全风险。对外,云南要面向南亚东南亚加强区域能源合作,不断强化区域性能源枢纽地位;对内,可加强水电开发省际协同、实施云贵两省“水火煤”互济等,促进能源资源共享互济、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实现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双保双赢”。

  针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改革,胡均建议,可出台更加柔性化、市场化的政策,建立更加符合市场方向、又能激活发电企业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的绿色价格体系,更好体现鼓励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导向。

  300亿吨、56%,1000万千瓦、27%,2400万千瓦、44%,以上3组数据分别是曲靖市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储量、风能资源总量与可建设光伏容量及它们在云南省的占比。

  近年来,曲靖市深入贯彻习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论述能源,积极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能源保障体系,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电力总装机1356万千瓦,占全省的10.3%,兼具‘风光水火’互济的电力保障优势,是西电东送的主要通道,也是全省输配电网保障能力最强的州市。”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市长李先祥介绍,2023年,曲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367亿千瓦时、占全省的9%,其中火力、风力发电量分别占到全省的41%、20%。实现能源工业增加值304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5%。

  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曲靖以链式思维系统谋划产业布局,集中要素资源全链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短短几年间,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两大产业集群在曲靖从弱到强,成为曲靖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煤炭、焦化、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全面有序转型。

  走进位于曲靖经开区的新能源电池和硅光伏产业园,一座座标准化现代化厂房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信义玻璃、润阳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曲靖成为国内具有完整硅光伏产业链规模化发展能力的重要城市。

  李先祥表示,2024年,曲靖市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大比拼,践行“2136”工作法,优化实化“两图一谱”(产业链图、产业群谱、产业态图)、建立健全“三库六清单”(招商目标企业库、资源要素保障库、项目库,项目总投资清单、年度投资清单、在建项目清单、拟建项目清单、在谈项目清单、拟谈项目清单),增煤电、扩光伏、配储能、强电网,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曲靖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离不开政策支持。”李先祥建议,在产业布局规划上按照空间、区位、能源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地区间在资源、能源和产业方面的功能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和产业协作,并呼吁从全国、全省层面研究出台先进煤炭产能安全释放、矿业权出让登记、要素保障、安全生产、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更好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100亿千瓦时!近日,四川省能投风电开发有限公司传来捷报,所属会东风电集群累计发电量刷新纪录,站上百亿千瓦时台阶。“四川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水多、气丰,‘风光’无限。”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能投集团董事长王诚说,为满足高速增长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四川加快建设多能互补的重点电源项目和互联互济坚强电网,加快规划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在水电、气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领域全面发力。

  2023年,四川提速实施多能互补电源项目和互联互济电网工程,13个水电站、21个光伏项目、18个风电项目等加快建设;柯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35项迎峰度夏和度冬电网工程建成投产,年度新增电网供电能力超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1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9759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气(页岩气)产量达55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

  作为四川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主体,四川能投集团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过程。王诚介绍,2023年,四川能投集团所属电源发电量104亿千瓦时,所属电网售电量223亿千瓦时,能源保供更加有力,圆满完成成都大运会、迎峰度夏和度冬保供任务。与此同时,2023年新核准并开工两个燃气发电项目,1个抽水蓄能项目签订投资协议,总计新增装机容量207万千瓦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多能互补,“储”也是重要一环。王诚表示,除了抢滩布局调峰型电源项目外,四川能投集团还瞄准新型储能新赛道,在锂电、氢能等领域重点发力。

  王诚表示,四川能投集团将加大力度布局清洁能源项目、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光足、风好、地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太阳能年辐射量高于全国最高值资源区均值,年平均光照3000小时以上,年风能可利用时间3500至5000小时,风能资源全省最优。

  “海西州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全国人大代表、海西州州长乔亚群说,目前,海西州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1880.6万千瓦,占全省的36.8%。

  近年来,海西州认真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融入全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充分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三批次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成效初显。

  乔亚群介绍,海西州将严格按照“五位一体”协调推进要求,全面落实省部共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各项工作任务,有效破解“五个错配”问题;稳步推进大基地电站项目建设,推进风电、光伏、光热规模化开发;加快建设调节性支撑电源,着力补齐新能源电力不稳定、无法平滑送出的短板;提升电力输送能力,增强电网汇集能力;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持续开展新型储能“揭榜挂帅”示范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提高多能互补集成开发能力。

  “我们要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牢记‘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乔亚群表示,海西州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2月24日,甘肃光伏单日发电量达到1.08亿千瓦时,甘肃电网光伏发电出力达1604万千瓦,占当时全省总发电出力的57%、全网用电负荷的83%,创历史新高;2月29日,2024年甘肃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296个重大产业项目中,能源结构转型项目83个;3月1日起,甘肃用电户和发电企业中长期电量按日交易,用户中长期交易合同持有量实现可增可减灵活调整……

  进入2024年春天,甘肃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起势的良好局面。这让全国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工程师刘锦帆深感振奋。

  刘锦帆认为,甘肃是风光资源大省,要充分用好绿电优势,调整绿电配比政策措施,完善绿色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打造绿电价格洼地。

  甘肃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bb电子、第五位。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安全、能源基地建设,先后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掖、金昌、武威、酒泉4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绿电已输送至全国25个省份,形成大送端绿色电网格局。2023年,甘肃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总量超过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的61.3%,居全国第二位;开工8个抽水蓄能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位。

  同时,甘肃加快培育风光电全产业链体系。两年多来,甘肃共引进新能源配套产业100多个,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分别围绕储能产业、光伏治沙、制氢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多个项目建成投产;通过延链补链、建链升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完整的风光电装备制造业体系。

  刘锦帆认为,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背景下,甘肃应抓紧研究制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目录内项目给予新能源指标倾斜支持;促进绿电本地消纳,高标准建设一批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加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试点,努力引进绿铝、制氢、大数据等高载能产业落地;推进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推动风光大省加快迈向风光强省。

  2024年,甘肃提出支持酒泉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刘锦帆表示,她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酒泉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区,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棚上发电、棚下养牛。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借光生金”已成为当地激活绿色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去年8月,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00兆瓦在这里并网发电,这也是目前山东最大的牧光互补光伏项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带动建成存栏5万头黑牛的“零碳养殖园区”,每年能发电1.1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10万余吨。

  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已成为推进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0891.8万千瓦,山东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了5692.5万千瓦,在全国遥遥领先。2023年,为高效服务新能源电源并网,国网山东电力实施了“清风暖阳”专项行动,为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和新型储能项目并网提供精细化服务。

  在各地的实地调研中,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东电力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与通信工作部信息运检班班长冯涛关注到近年来省内乃至全国分布式光伏的“井喷”式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冯涛建议强化统筹规范引领,促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去年,我先后到聊城市光伏发电企业、聊城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调研聊城市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2020年,聊城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为81.27万千瓦,截至今年1月,已增长至308.86万千瓦,是2020年年底的3.8倍。”冯涛表示,随着分布式光伏进入规模化发展、爆发式增长阶段bb电子,政策导向有必要从“量”向“质”转变。

  “首先是统筹源网荷储规划衔接,在国家及地方层面明确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布局及时序,建立政企协同的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发布机制。”冯涛认为,发展分布式光伏要把保障能源安全放在首位,考虑各地电网实际负荷能力,引导分布式光伏在负荷水平高、电力系统承载力强的区域优先开发,鼓励支持配建储能、采用集中汇流等方式并网。

  由于目前光伏发电的主要时段和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与部分地区的用电需求和电网承载能力存在一定矛盾,冯涛认为,要有序安排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运行调控,必须加快制定分布式光伏准入、检测、验收、运行等涉网标准,规范分布式光伏并网性能检测和认证工作。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建立健全适应各类分布式光伏的市场交易机制、统一分布式光伏定义、明确接入电压等级及容量界定标准等,突出分布式光伏就地就近消纳的本质特征,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消纳,引导分布式光伏公平健康发展。bb电子bb电子bb电子

搜索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