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能源互联网呈井喷式发展态势示范引领是关键bb电子

2023-11-17 11:15:3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经济网讯 能源革命势在必行,新的能源业态能源互联网蓬勃兴起。

  4月21日,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和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bb电子、清华大学联合组织的“能源互联网首批示范项目实施关键技术与商业模式论坛暨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年会”在京举行。作为2017年首届IEEE国际能源互联网会议(IEEEICEI2017)中的专题论坛,本论坛旨在推动我国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落地,探讨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技术、装备、管控、商业模式等问题,为落实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提供思路和方法。

  “过去一年来,能源互联网在中国大地似乎有井喷式发展的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有感于2015年3月香山会议时,学界和企业界还缺乏成熟的意见和思路,两年后能源互联网探索已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对首批56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评选结果进行了公示,推进示范项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能源互联网作为新兴的能源业态,一旦形成示范,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技术、能源体制的深刻变革。

  能源互联网是分散式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抓手,是大势所趋,国家层面给予高度重视。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正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阐述的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即“2016年-2018年”试点示范阶段的关键时期。

  能源互联网既是市场的创造,也是市场的迫切需求。能源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能源发展的众多瓶颈问题,可以就地削峰填谷可高效改善大电网达规模设备冗余难题,中东部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呼唤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1997年清华大学学报文章,电力系统中的三项前沿课题,柔性输电技术、智能控制及基于GPS的动态安全分析与监测系统。今天这些都已成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bb电子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重温恩格斯的一段话,韩英铎认为,智能电网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能源互联网又将催生新一代自动化技术。站在智能电网的肩上,能源互联网可以走的更远。

  关于能源互联网的未来,韩英铎认为,“中国能源互联网起势很好,还需要经历不断地创新驱动,不断完善的过程。抓住刚需,以民为本,注重效益,保证质量,是示范工程的取胜之道。”

  能源互联网是最复杂的能源形态,涉及到多能源物理系统的耦合,涉及到源、网、荷、储、充诸多要素的协同,涉及到电子电力、控制、信息与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涉及到投资经营模式及变革传统的体制和某些规范。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李凤玲认为,只有做好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引领让能源互联网实至名归,才能切实推动能源革命。

  李凤玲认为,“实”在直面能源实践中的诸多难题。比如,清洁用能、减少碳排放问题;在现行能源体制下,如何解决大量的大面积弃风、弃光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充分接入并充分消纳问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如何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利用,解决延缓电力能源基础设施的过快增容,从而有效降低能源用户特别是工商用户的用能成本。如何有效解决城市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管理的适应性问题等。

  “忽视科学用能,智慧城市不智慧!”李凤玲断言。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智慧城市和特色小镇的建设兴起,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升级改造,能源基础设施作为先行者,能源的配置和能源形态的选择不可偏离集约、低碳、高效的基本原则。而传统用能方式、思维模式和利益驱动,很容易忽视这一根本问题,从而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至少是重大缺憾。因此,同步解决好巨大的城市增量的科学用能问题,bb电子构建充满活力又体现集约与共享的能源生态,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探讨。

  李凤玲认为,能源互联网作为新兴能源业态,其取向足以给人以信心,有效担当决定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提高能效。通过多种能源的统筹协同和能源的梯级利用,实现其在时间与空间的有效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bb电子。

  绿色、低碳。通过需求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及余热的开发利用,有效的减少碳排放,助推低碳、绿色发展。

  为大电网“削冗瘦身”,增进安全。通过源网荷储的能源微网系统,有效增加能源自给率,增强微循环及系统自调自愈能力,有助于大电力系统的“削冗瘦身”及系统安全。

  激活能源市场,释放市场红利。通过技术和模式创新,重建能源生产、传输与消费规则能源,使能源的使用更为便捷和节约,投资更为集约高效,有效的释放能源市场“红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重造集约、平等、协同、共享的能源生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信息技术,使得能源互联网多边关系更直接,更对等,更协调,使能源生产、需求动态更可预测、可调控,有利于形成多边参与、互动和分享的能源生产与使用氛围。

  “现阶段的测算,其边界条件是依现行条件考虑的,实际运营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必将提升其总体效益,一是增值服务方面,二是售电市场进一步开放后做为区域大用户的直接交易外供电量,后者将更为重要”。李凤玲特别说明。

  李凤玲分认为能源互联网试点六个环节是关键,包括方案的优化、设计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先行建设早期可经营子项目、确定适宜的微网与主网关系、制定好的建设发展策略、处理好供能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关系。

  “能源互联网并非科学的预言,而是实践的必然。能源互联网必将成为现代能源的主流业态,无论欢迎与否,她一定要来!”李凤玲坚信。

  “大电网对能源互联网的支撑是根本性的,但大量技术的、bb电子成本的和社会的因素正汇集在一起,使得微电网几乎肯定会成为电力基础设施中最大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判断。

  微电网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型的电力系统,由电源、储能、负荷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与大电网不同的是,微电网采用的电源一般都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bb电子比如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等。

  2015年,习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承诺,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2015年4月,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将达到85%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达到91%;风电和光电之和占总电量的比例达到63%。

  作为全系统的一部分,微电网可以帮助局部平衡负荷与发电,适当设计的微网可有较好的平均容量系数和电能质量。当同大电网互联时,它能提供比大电网单独供电时更高的可靠性,能提供比大电网单独供电时更高的韧性。在灾难来临时,由于其内在发电和局部负荷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多样性,微网可能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帮助电网恢复。

  经由众多试验项目,微电网设计及其与大电网互联的复杂性正在明晰。余贻鑫认为,微网与大电网可以无缝连接,在未来的智能电网中会广泛应用。

  发电光伏板、变频器和储能设备的成本连续下降。微电网为智能能源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热能的梯级利用和多能源网络的综合优化,可使其整体效益明显提升。

  余贻鑫认为,可再生能源对互联电网的高渗透率期望,驱动着对分布式电源更多的控制,成为微电网的一个重要原动力。

  “资产荒,实体经济回报率下行,稳定高收益资产匮乏。在股市和房市疲软的基础上,符合产业政策,具备稳定回报的互联网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将成为有价值的投资品。”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富欣认为,能源互联网发展面临着良好的资本机遇。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于2005年成立,专注于新能源等四个方向的投资,已投资300家拥有鲜明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具有高成长性和高回报潜力的公司。

  富欣认为,能源和市场结合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判断基于三方面原因。能源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大数据和金融工具优化能源资产定价,项目融资手段丰富,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债和产业基金进一步盘活能源资产;工业领域需求侧管理新转变 (从大用户驱动到园区驱动),售电配售一体化发配售能源互联网的转变,各地微网模式寻求新突破和智慧+低碳城市发展需求。。。

  富欣分析,资本与能源互联网在不同阶段的结合成不同特点。前期以技术创新阶段股权为主。中期以示范项目阶段股债混合。后期以资产运营阶段债权为主。因此,富欣认为,建立灵活的产业基金能够更为有效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建能源互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把能源互联网产业基金的总体目标概括为,需求侧管理和分布式能源利用为出发点,助推中国能源互联网项目落地,实现用户侧多能源优化运行,达到安全、低碳、高效、环保目标。

  基于总体目标,红杉中国基金设定了三大项目遴选原则。第一,符合我国能源革命发展方向。回归能源商品属性,破除垄断,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第二,有助于改善工商业用能效益。降低全生命周期用能成本、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用能峰谷差、优化电能质量等;第三,有助于提高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配用电网络灵活性、增加风、光、燃气、地热等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渗透率、协调多能源联合运行、发挥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等。

  充分结合能源市场的发展和突破。富欣透露红杉中国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为分布式电源,多能互联,储能和智能微网。(宋明霞 王静)

搜索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